中考政治常見知識點總結
中考政治常見知識點總結5篇
中考對于每一個初三學子來說,是人生路上一個重要轉折點。與其他科目相比,政治科目的復習是比較簡單的,主要就是記憶知識點。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中考政治常見知識點總結,希望對您有所幫助!
中考政治常見知識點總結
國家、社會、學校、家庭依法保證適齡兒童和少年接受九年義務教育。
公民的財產所有權受法律保護(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,享有占有、使用、受益和處分的權利,以及依法繼承權等)
公民應依法自覺納稅。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,具有強制性,不按章納稅是違法行為。(稅收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)
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人民參加國家管理的一項最基本的政治權利。
公民依法行使批評權和建議權有利于監督國家機關的工作。
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的團結,維護祖國的安全、榮譽和利益,保衛祖國,抵抗侵略、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公民的基本義務。
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,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。
我國法律鼓勵、支持公民同違法犯罪組成。(揭發檢舉、正當防衛是公民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有效手段,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時要用法律武器,依靠執法機關,依照法律程序<訴訟>,維護自身合法權益。
我國公民享有的自由和權利是廣泛的、真實的,其原則是――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,不得損害國家的、社會的、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。
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,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,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,這是公民意識的重要表現(權利和義務密不可分,相互依存。
中考政治常見知識點梳理
我們享有財產繼承權,繼承方式包括醫囑繼承和法定繼承。
正義的判斷標準:在社會進程中,凡促進人類社會進步與發展、維護公共利益和他人正當權益,都是正義的行為;自覺維護正義就要遵守正義的制度。
責任產生于社會關系之中的相互承諾。每個人首先要對自己負責。
奉獻精神,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體現。
我國基本國情: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。
主要矛盾: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。
根本任務: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,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。
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:
以經濟建設為中心,堅持四項基本原則,堅持改革開放,即“一個中心、兩個基本點”。
A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,是我們黨、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;
B、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,政治基石;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,活力源泉。
C、制定依據: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。
D、根本出發點: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。
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。
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:民族平等、團結和共同繁榮。
祖國統一的基本方針:“一個國家、兩種制度”,簡稱“一國兩制”。
政治基礎: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。
民族精神的內涵: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、愛好和平、勤勞勇敢、自強不息精神。
中考政治常見知識點
一、機關、機構
1、我國的審判機關是指:人民法院。
2、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: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(統稱人民代表大會)。
3、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是:全國人民代表大會。
二、制度、原則
1、我國的根本制度是:社會主義制度。
2、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:人民代表大會制度。
3、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:民族區域自治制度。
4、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:公有制為主體,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。
5、我國的分配制度是指:以按勞分配為主體、多種分配方式并存。
6、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是:平等、團結、共同繁榮。
三、主體、主題、核心、中心
1、依法治國的主體:廣大人民群眾。
2、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是:和平與發展。
3、依法治國的核心是:依憲治國。
4、民族精神的核心是:愛國主義。
5、(新)時代精神的核心是:改革創新。
6、依法治國的核心:依憲治國。
7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:中國共產黨。
8、我國的中心任務和工作是:經濟建設。
9、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是:一個中心、兩個基本點。
中考政治常見知識點總結
在承擔責任中成長
一、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
1. 個體和集體的關系?
集體離不開個體而存在。同時個體只有緊緊地依靠集體,才能有無窮的力量。
2. 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?
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。只有維護集體利益,個人利益才有保障。保障個人利益是集體的責任,而集體利益是集體中每個成員努力的結果。集體應充分尊重和保護個人利益,個人更應該積極關心和維護集體利益。
3. 關愛集體的表現:
① 關愛集體,表現為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,服從集體的安排,積極主動地為集體建設貢獻才智。
② 關愛集體,表現為發揚集體的好作風,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集體遇到的困難。
③ 關愛集體,還表現為在集體中能求大同存小異,善于團結他人,讓集體發揮出更大的力量。
二、承擔對社會的責任
4. 如何承擔對社會的責任?
① 作為公民,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,要胸懷天下,承擔起關愛社會的責任,共同營
造“我為人人,人人為我”的社會氛圍。
② 維護國家的尊嚴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。當國家的尊嚴受到侵犯時,我們應挺身而出,
堅決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。
③ 國家處于困難時刻,最能考驗公民的責任意識。主動為國分憂、勇擔重任、與國家共渡
難關,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。
④我們青少年肩負著鑄造民族輝煌的重任,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通過我們的奮斗成為現實。
5. 為什么要熱心公益事業
⑴我們生活的社會應該是一個互幫互助的社會,更應該是一個人人相互關愛的社會。
⑵在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過程中,我們既承擔著社會責任,又在幫助他人,并使自身的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。當你參加公益活動時,你的一次行動將會吸引眾多關注的目光,你的一個倡議將會得到眾多人的積極響應。
⑶讓我們享受承擔責任的快樂,提高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
三、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
如何做一個負責任的`公民?
①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②關愛社會③慎重許諾堅決履行諾言④勇于承認錯誤,并承擔相應的責任⑤自覺承擔責任,享受承擔責任的快樂⑥學會反思自己的責任。
6. 自覺承擔責任的含義?
自覺承擔責任,就是我要承擔責任、我愿意承擔責任、我主動承擔責任,而不是要我承擔責任、被迫被動地承擔責任。
7. 如何做到自覺承擔責任(自覺承擔責任的要求)?
自覺承擔責任,就要學會反思自己的責任。我有什么責任?我主動承擔了嗎?我盡心盡力了嗎?在反思中,我們將會更加清楚地了解自身的責任,更好地履行責任,并在承擔責任中不斷成長。
中考政治常見知識點大全
全面發展 立志成才
1、人才培養對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作用(意義)P52、54
1)培養造就大批高素質的專門人才,直接關系到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,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P52第一段
2)努力提高國民整體素質,培養和造就千百萬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合格人才,是我國在本世紀國際競爭力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保證P54第一段
2、人才的含義 P53 第一段
凡是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,能夠以自己的創造性勞動,為國家的興盛和社會的進步作出較大貢獻的人,就是人才。
3、人才不僅是多樣的,現代化建設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、多層次的。 P52
4、人才應具備的條件:人才必須德才兼備,體魄強健(含義及其重要性)P54第二段
含義 | 重要性 | |
德 | 熱愛祖國,品德高尚 | 人才的靈魂和力量源泉 |
才 | 掌握科學知識,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,有真本領。 | 才能在實際工作中作出創造性的貢獻 |
體 | 身體強壯和心理健康 | 才能從事艱苦的學習和研究,進行創造性勞動,更長久地為國家建設和社會進步作貢獻。 |
5、人才必備的基本素養P55-56
1)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是各類人才必備的基本素養 P55第一段
2)人文精神是成才的重要素養。獻身精神和頑強精神是成才不可缺少的品質
6、如何培養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?P55 第一段
1)我們要自覺地尊重科學,尊重科學規律,堅持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想問題、辦事情。
2)我們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,掌握科學方法,勤于鉆研,善于思考,不斷探究新現象、新問題,逐步提高自己的科學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,為把自己培養成為合格的建設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7、為什么獻身精神和頑強精神是成才不可缺少的品質?P56 第二段
一個人的成才過程是一個不斷克服困難、逾越障礙的過程。只有不怕艱苦、意志頑強的人,只有抱著崇高的生活目的、自覺在逆境中磨練的人,才有希望成為生活的正真的強者,才能實現確定的成才目標.
8、人文精神的含義及重要性 P56 第一段
人文精神是一種維護人的尊嚴、珍視人的價值、追求理想人格和人類理想社會的精神。
9、人才成長和發展的因素 P57 第一段
1)人才的成長和發展,是由多因素的綜合效應所造成的。既有先天因素的作用,又有后天社會環境的重要影響。